王力宏代言费20年不涨价为什么还被解约了?发表时间:2021-03-03 17:36 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双巨头之一,娃哈哈无疑有辉煌的过往。 90年代的中国,适逢饮料市场群雄逐鹿的年代,面对可口可乐的大举入侵,和健力宝,旭日升冰茶等本土巨头的激烈竞争,宗庆后体现了一个传统浙商的智慧,在很早就确立了领先地位。 Bilibili上有个珂频道,里面有很多80年代的老广告,在彩电尚未普及的年代,宗庆后就意识到快消品营销的巨大作用,那个颇有鬼畜迷幻恐怖色彩动画片,落款还是饮料厂,浓浓的国营时代特征,是他最早在此领域的尝试,比起十几年后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电视广告,不知道早了多少步。而差不多同一时期,娃哈哈纯净水的slogan正是彼时刚刚出道的王力宏的“我的眼里只有你”,那时的宗馥莉还只是一个中学生。 而作为快销品的另一驾马车,宗庆后同样重视渠道的作用。 二战时期,可口可乐依靠的是堪称绑定军方后勤的强大的渠道供应系统,让美国大兵在诺曼底登陆深入敌后的欧洲第二战场,无论是法国乡间泥泞的旷野,还是柏林瓦砾遍地的废墟旁,都能看到可口可乐的玻璃瓶。 而宗庆后面对可口可乐的强大渠道优势,采取的是针锋相对的策略,只要有可口可乐存在的地方,必须要有娃哈哈的存在,如果非常可乐的单品无法阈值匹敌,就尽量用多品种策略压缩对手的空间,虽然非常可乐逐渐凉了,但是这种渠道的渗透,在后来一直保持着优势。 那时的宗庆后,不仅要忙碌于生产车间,还要上山下乡,深入乡里,亲自监督娃哈哈渠道的地推工作,和城乡结合部的小卖部店主打交道,和四五线城市宿舍区的杂货店大妈打交道。一点点地谈让利,一点点地谈货位的摆放和雪糕柜上王力宏宣传画的粘贴。这种接地气,是宗馥莉这一代从小顶尖学校,接受洋派精英教育的年轻一代无法复制的。 回到娃哈哈的大本营,宗庆后同样要面临极为复杂的人事关系,随着娃哈哈的体量扩张,摊子大了,总有些人和事不好处理。宗庆后是一个传统的乡绅式的企业家,很多时候他不能任性,他对别人说:有些时候,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,强调铁腕管理,要开除一个员工,但我不能。这里面事情太复杂,我是国营厂长出来的,不是资本家,我和员工之间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,更多是一个家长和家庭成员的关系,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味在里面。 很多人说,宗庆后和王力宏续约多年,是因为后者还有剩余价值,其实不如说是两人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里面。 然而中国的民营企业,很少有转型成阿里巴巴这样的现代企业的,大部分都是家族式的传承——当第一代创始人老去的时候,他们的子女自然地接过班,但是能不能接好,是个巨大的未知数。 实际上,一个剧变的行业,接班难度可以说非常之大,马云和马化腾的天赋,本身就是一种中彩票概率,他们的子女如果拥有同样的旷世之才,就好比中了一注大乐透特奖之后,又中了一注双色球特等奖,几乎不可能,因此高科技企业大多不能世袭,与其说是一种无私,不如说是一种不得已。 而像地产、食品、零售等传统行业,相对来说行业的变化没有那么剧烈,但是接班的难度同样不低。这就给了像王思聪、宗馥莉、张康阳这样的顶级富二代以接班的机会。 但问题是,如果不是特殊的历史机缘,顶尖的泉贵后代几乎不可能“体察民情”,有一次像“爸爸去哪儿”那样的暑期夏令营,已然算是不错的刻意安排了。 实际上,绝大部分企业家,不是教育家,他们也都是普通的父母,自己一路上苦过来的,不会让下一代再受苦,于是从小给子女提供的都是最为优质的资源供应,这个过程,如果是培养一个和欧美上流社会打交道的公子名媛,确实不错,但是对于接班来说,却是有害的。 矛盾在于,即便他们的父母深知这一点,也不可能真的这样去做,偶尔的几次安排只是隔岸观火,和当年父辈的身临其境毕竟大有不同。 他父亲已经算比较注意这方面的,曾经让他暑假去厂里打工,但又能怎么样呢?他只是走了一个过场,在厂里虽然和那些差不多年纪的工人谈笑风生,但是和他父亲当年的筚路蓝缕相比,终究不是一回事,一个是不知道明天的太阳在哪里,一个是混完这个暑假,继续回到花花世界中逍遥自在,通过这种忆苦思甜来完成新老一代的精神内核传递,可以说是收效甚微。 知乎上很多富人思维的局限性在于:过度强调了家庭氛围的传承,而忽略了其中不能传递的部分。 而宗馥莉一脚踢开王力宏的事迹,不过是以上现象一个注脚罢了。这种行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策略,而是宗馥莉压根没有继承宗庆后的精神内核。 对于一个为自己家核心产品代言二十年的,在娱乐圈有如此江湖地位的殿堂级明星用如此刻薄的语言,并非是一时的失言,某种程度上,这种和王思聪如出一辙的口无遮拦,是一种从小生在优渥环境中的的任性表达罢了,一句“太老了”就可以将王力宏一脚踢开,那么也可以推断,计划经济下的”老家长式”的画风也不可能得到继承。 几百亿的资产,海外私立高中,西化的价值观锻造,见惯了上流社会的风光,不会对什么人抱有崇拜,也难有父辈那种人情的顾虑和考量。 商业对他们来说,不过是象牙塔里哈佛商学院案例熏陶之后的入手实践,而不是父辈们从零开始,一步一步做大之后的如履薄冰和敬畏。直接经历永远无法通过间接经验替代,场景积累的不同造成了两代人的决策差异,只是前景如何,也未可知。 作者:佩子临 |